2025/8/11(一) 全美投資潮 牛市剛起跑?分潤 H20 換鬆綁 川普到底多會賺?【早晨財經速解讀】
節目金句
- 「現在人蛇集團生意是相當慘澹,連偷渡都已經變成了夕陽產業。」
- 「真正的判斷,我們還是必須回到源頭去看,不管是研究川普,還是研究你的週期投資哦,你要回到最原始的源頭,去瞭解他最初的動機規劃和背景。」
- 「大多數人忽略了根本的問題,那就是自己賣出的理由是什麼,買入的理由是什麼。是因為判斷股市的高低而佈局嗎?還是因為川普的政策的意向而決定你要建倉,如果連投資的根本邏輯都沒有,單純的調整你的出場的順序,往往只是換了方式去碰運氣而已。」
- 「問題的順序的改變呢,不等於問題的本質改變呢。」
- 「更深層的顯示,是投資決策的關鍵在於理解本質,你要修正你的核心邏輯。」
Mind Map
三句話總結
- 川普以關稅豁免換取對美投資,採交易型策略推動全球市場流動性與資產上漲,從貿易夥伴與企業獲取實質利益。
- 對內政策上,川普正兌現競選承諾,包括緊縮非法移民、恢復學生貸款償還、放寬金融監管與退休儲蓄投資範圍,即便手段被認為粗糙。
- 台灣產業正轉型,傳產承壓但高科技產業如半導體幾乎全面豁免關稅,促使結構向高附加價值領域調整。
投資建議
- 投資關鍵在於理解本質與核心邏輯,而非僅調整進出場時機。
- 不認為現在是牛市剛起步,反而可能方向相反。
- 建議投資者應回歸週期投資策略的源頭,深入理解川普政策最初的動機、規劃與背景,以此判斷未來三年的市場走向。
全球市場
- 今年各大資產全面上漲:黃金 +29.3%、比特幣 +25%、歐亞股市 +21%、新興市場股市 +15%。
- 黃金關稅:美國 CBP 曾傳出將針對金條徵收特定國家關稅,導致 08/09 紐約金創新高 3,534 美元,但白宮否認後價格回落。
美中貿易
- 北京希望放寬人工智慧晶片、關鍵零組件、高頻寬記憶體出口管制,並納入貿易協定。
- Nvidia、AMD 同意將在中國銷售特定晶片的 15% 營收繳美國政府,以換取出口許可,被視為出口關稅。
- AMD 執行長蘇姿丰:在爭取美國政府批准重返中國市場方面有顯著進展。
- 皓哥:此為美國政府、中國買方、企業「三贏」模式,符合川普交易型外交邏輯,說不定未來對台積電抽成。
美國關稅收入
- 7 月關稅和消費稅收入:達 296 億美元,單月新高,預估 8、9 月翻倍,年底至少達 3,000 億美元。
- 日本、歐盟:已承認最高稅率 15%,不疊加關稅。
- 韓國:因與美國簽訂 FTA,許多商品已是零關稅,上限同樣為 15%,在關稅方面具優勢。
- 瑞士、印度:洽談關稅屢碰壁,美方立場強硬。
烏俄戰事
- 川普、普丁將於 08/15 舉行會談,為 2022 入侵後首次美俄首腦對話。
- 川普傾向以烏克蘭割讓部分領土換停戰,但澤倫斯基明確拒絕。
- 會談聚焦:領土歸屬、克里米亞問題、停火條件、安全保障。
美國市場
美股 (08/09 ET)
- 道瓊 +0.47% (44,175)、標普 +0.78% (6,389)、納指 +0.98% (21,450,歷史新高)、費半 +0.79% (5,678)
- 美股創 6 月以來最佳一周,蘋果股價也重新貫破年線。
- VIX 指數:下滑接近 15,流動性活躍,避險情緒低。
全球對美投資額暴增
- 市場預期臺積電、三星、博通、蘋果等在美擴產,將持續享受關稅豁免。
- 具體豁免的投資額、範圍尚未有明確定義 (是整間公司?美國廠?還是所有供應鏈?),導致各大公司為規避關稅而持續增加對美國的投資。
對內政策
- 資本撙節:川普政府正貫徹資本撙節政策,國稅局裁員 1/4。
- 國稅局局長頻繁更換:川普執政僅 7 個月已更換 4 任國稅局局長,最近的局長 Billy Long 上任不到兩個月就被撤職,可能與機構內部管理和紀律問題有關。
- 非法移民政策:
- 推行不計非法移民的人口普查計畫。
- 08/11 川普記者會宣布遷離華府街友,犯罪者與非法移民依法收押。
- 每個月移民數:降至不到 2 萬 (拜登時期的 30 萬),人蛇集團生意慘澹。
- 7 月逮捕 58,000 人,因拘留中心滿員,大量徵用體育場並外包民間監獄。
- 在佛州新建的「鱷魚惡魔島」巨鱷中心已啟用近 5,000 個床位,年運營成本達 4.5 億美元。
- 學生貸款:
- 學生貸款回歸正常繳息還本,結束拜登時期因疫情凍結學貸的政策。
- Q2 12.9% 的學生貸款進入嚴重違約狀態,遠高於 Q1 的 8%,創 21 年新高,對個人信用評級造成極大打擊。
- 401K 投資放寬:
-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,允許全國 9 兆美元規模的 401K 退休儲蓄計畫投資私募股權、基礎建設、私人信貸、加密貨幣等非上市資產,旨在重塑 9,000 萬美國人的財富,並鑄造市場流動性預期。
- 金融監管放寬:
- 川普承諾將陸續放寬金融管理制度,以回應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對金融監管過度的擔憂,可能提高市場信貸擴增。
- 政策落地與選民支持:
- 川普在當選前已明確表態的非法移民、關稅、反 DEI、戰略收縮等核心方向,當前的政策變化僅是時間差的落地,並非全新驚喜或轉折。
- 核心政策依序落地,粗糙但有效,可能有助 2026 年選舉支持度。
川普談判學
- 核心方法有二:
- 錨定效應:先拋出極高要求,再適度下修,使最終條件顯得合理並有利於川普。
- 極限壓力:透過最後通牒和惡化條件的威脅,加速談判進程。
- 其他戰術:互惠原則、最後期限、FOMO 心態、升級報復、好員警/壞員警 (貝森特、川普)、有限授權 (強調決策權僅在川普手上)。
- 手段雖然粗糙,但在 7 個月內取得顯著外交與貿易成果。
台灣市場
台股
- 指數未創高,但 0050 因台積電創高而跟著創高,持續在高位震盪。
疊加關稅衝擊
- 短期內對台灣傳產壓力增大,因為對日韓的稅率優勢拉開了差距。
- 半導體、資通訊產品:台灣最大產值企業,幾乎已全面豁免關稅,按照川普的邏輯。
- 受衝擊的主要是就業人數相對龐大,但產值較低的產業。
- 工具機::24.7% (原 4.7%),但銷美僅 15%,且近幾年已不景氣,影響反而相對有限。
- 扣件、水五金:已於 6 月被課 50% 鋼鋁關稅,對等關稅公佈前已喪失對美出口能力。
- 汽機車零組件:25% (原關稅已存在)。
- 塑橡膠、紡織:主要以東南亞或其他國家關稅計價,但疊加後稅率大幅提升
- 塑橡膠:23~26% (原 3~6%)。
- 塑橡膠:23~26% (原 3~6%)。
- 自行車:25.5~31% (原 5~11%)。
- 農漁業:20% (原 0%),許多輸美關稅原本為 0,但加上 20% 後,與日韓的落差顯著拉大。
- 台灣政府對對等關稅的談判空間仍持續,但美方不急於調整,可能暫時維持稅率。
- 傳產就業集中中南部,短期壓力大,中長期需轉向高附加價值。
產業轉型
- 過去數十年,台灣企業在中韓 FTA、中國產能競爭等外部衝擊下被迫持續轉型。
- 高頻率轉型雖殘酷,但最終推動台灣企業進入半導體領域,累積無可取代的優勢,躍升為全球矚目的科技強國。
- 皓哥:未來工廠工具機從業人數將減少,台積電技術員與工程師人數將增加,因半導體產業效益高、工作條件佳。
- 「唯一不變就是改變」,此次衝擊正促使台灣產業進行大規模調整。
皓哥笑話
31:51 問題的順序
- 男的問女的:「你結婚了嗎?」
- 女的說:「還沒有。」
- 男的說:「那你有孩子嗎?」
- 那女的大怒,拂袖而去。
- 那男的就想:「下次不能再這樣問了。」
- 接著又跟另外一個女的跳舞。
- 那男的說:「你有孩子嗎?」
- 那女的說:「有兩個。」
- 那男的說:「那你結婚了嗎?」
- 所以,問題的順序的改變,不等於問題的本質改變。
32:45 禮拜一聽皓哥講段子就是好
- 謝謝謝謝,那前兩天在河堤慢跑嘛,沒戴眼鏡剛剛好,就遇到一個網友。
- 「哎,我常看你節目。」
- 我說:「謝謝謝謝。」
- 他說:「但是你還是少開點玩笑,因為現在很容易冒犯到別人了。」
- 我說:「好好好,我再改進改進。」
- 他又說:「那你最近心情應該還撐得住嘛?」
- 我說:「為什麼心情要撐得住?」
- 他說:「哎,你不是李正皓嗎?」
- 我說:「我是游庭皓。」
- 「不好意思不好意思,認錯認錯,會像嗎?會像嗎?」